句华、李丰耀:探寻“求是”与“致用”之路——我校行政学的早期历程(1902—1952)
原文链接:探寻“求是”与“致用”之路——我校行政学的早期历程(1902—1952) - 中国知网 (cnki.net)
本文原载于:《北大政治学评论》第10辑。
【摘要】中国本土行政学的构建离不开学科史的支撑。国内学界对于中国行政学学科史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近年来陆续有了一定的积累。我校是我国行政学学科引介、建设的重要发源地,但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拟就我校行政学的早期发展做一个相对系统的梳理,时间跨度涵盖清末京师大学堂的初创时期到1952年院系调整以前的各个阶段,关注的主题以行政学为中心,从学术教育、学术认识、学术研究、学术组织四方面展开,采用的史料照比前述文献又有所扩充,希望在研究上能有所推进。
【关键词】中国行政学史;我校;民国
【本文主要观点】
北大行政学的早期历程是中国行政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从早期的“行政法”“市政学”,到“行政学原理”等一系列课程的正式设置,再到行政研究室的创办,前辈学人经过尝试和探索把一个学科从无到有地逐步建立起来,包括了学术教育、学术认识、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等各层面。他们所提出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对于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
在学术教育方面,我校的行政学教育始自京师大学堂,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丰富的课程体系,并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主要课程涵盖了行政学基本理论、中央及地方政府、比较政府和行政问题行政法律与程序、市政学等五个模块。这些课程从理论到应用、从国内到国际,教学方法兼顾讲授、实践、研究等方面,初步奠定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在学术认识方面,北大行政学更多地承继了英美传统,不但在学系隶属上依附于政治学,在学科渊源上也从属于政治学。关于公共行政学的内涵,北大学者很早就提出了公共行政具有广狭二义,须从政治、法律、社会三重角度分析,并对其“公共性”特征做了阐述。学者们认为,行政学研究的目的一是求我国政治学的出路,二是求我国公共行政的进步,即由偏重政治学理转变为是探寻“求是”与“致用”之路。
在学术研究方面,北大行政学历来重视学术研究,学者们除了致力于学术教育与倡导之外,对于学术研究的开展也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并身体力行。北大学者积极参加、发起成立全国性行政研究团体,理论与经验相参,专家与实际行政者相辅,为研究中国的中央及地方实际行政问题做出贡献。概括起来,早期北大行政学研究呈现研究与教学相伴相生,研究位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注重中国传统的特征。
在学术组织方面,我校首创大学内行政学专业性学术组织——“行政研究室”,专门从事于本国行政制度的研究,对于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行政研究室的研究有前后两个阶段,一个侧重古代,一个侧重当前,各有所长,但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于改善实际行政,拥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回顾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早期的北大行政学已清晰地呈现出了诸如教学与科研并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与现实并重、本土与域外融汇等鲜明特征。这是一条探寻“求是”与“致用”之路。限于历史条件,北大行政学早年的工作未及进一步展开。但回望80多年前北大学者为行政学研究设定的目标,后辈同侪仍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
句华,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丰耀,我校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