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我校-哥伦比亚大学“国家治理论坛”举行

  2023年11月16—17日,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国家治理论坛“公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美分析视角”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来自我校、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与论坛研讨。

  论坛开幕式由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主持,哥伦比亚大学毕克管理中心执行主任William Eimicke教授、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分别致辞。

孙哲主持开幕式

  Eimicke对各位学者的莅临表示欢迎,并对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Eimicke回顾了国家治理论坛设置和发展过程,并指出,中美两国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的治理实践经验,设置这一论坛的目的便在于推进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双方的互相理解,以更好地应对共同面临的治理挑战。八年来,在我们双方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学术成果。相信这次会议会进一步推进学术交流和沟通,产生更加广泛的学术影响。

William Eimicke开幕致辞

  王浦劬对Keren Yarhi-Milo教授就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表示祝贺,并对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前院长Merit Janow教授对论坛一以贯之的积极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王浦劬回顾了北大-哥大国家治理论坛的创建和发展过程,并强调指出,论坛在两国学者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发挥了重要纽带作用。他认为,第八届国家治理论坛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以公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体现了高效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相互结合的实际需求,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浦劬开幕致辞

  论坛第一场的主题为“公众支持的实证研究”,由孙哲主持。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费城原市长Michael Nutter分享了费城城市治理的诸多经验。他指出,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机会、以诚信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等,在城市治理中至关重要。为此,需要通过建立共识、沟通合作来共同推进反腐败和政务公开的进程。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客座教授Zach Tumin以“权力的新面貌:工作中的人工智能系统”为题展开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在医疗、交通、商业、军事等领域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显露出指令粗糙、效率低下等问题。发展人工智能的最佳方式是将其视为决策系统的一部分,并通过提升指令精确度来进一步发掘人工智能的潜能和可能性。

  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韦欣进行了“授权实验与人民满意度:中国医疗改革的治理框架与路径”演讲。她认为,中国的综合医改以不同于传统政策试点的模式,借助“授权试验”打破了“自主探索”与“设计试验”的二元结构,努力以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有效顺畅的人民反馈机制积极破解医疗改革试验的政治与技术复杂性。结果表明,中国医疗改革有效提升了居民满意度,提高了居民对医疗体系的总体评价。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张长东教授分析了中国“地方财政结构与中国城市居民的政治支持”的关联性。他从税收、财政转移和土地收入三方面着手,显示了公共产品供应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地区差异对公民政治态度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构建出“公共产品资金来源——城市财政收入结构——城市居民的政治支持”的分析框架。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包雅钧以“2010年以来的新疆:治理视角”为题,归纳总结了2010年以来新疆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实际经验,阐发了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场研讨

  论坛第二场的主题是“社会福利的治理”,由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Robert Walsh主持。

  William Eimicke以“应对锂电池火灾威胁的公共安全创新”为题进行演讲。他指出,锂电池造成的严重火灾正在卷土重来,并逐步跃升为导致重大灾害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应该从督促联邦立法、加强公司问责以及提升惩罚力度三个方面来应对这一问题,尤其强调要加强和完善锂电池安全认证。

  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与政策公共管理项目主任Steve Cohen教授发言题目为“可持续垃圾管理策略的进展”。他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垃圾处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垃圾分类、回收与再利用的效率,推动了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并对未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表示期待。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助理教授Nick Smith的发言以“当代中国的社区自治组织”为题。他认为中国现代新社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共物品的缺失,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社区而言,也面临着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挑战,他从有效积累资源、重新分配资源和获得社区成员情感支持三方面分析了进一步优化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彭莹莹的演讲题目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她分析了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并指出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为了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上,从社会体制改革的角度培育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会自治、化解社会矛盾,并以北京“接诉即办”改革、浙江“枫桥经验”为案例,介绍和分析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

第二场研讨

  论坛第三场的主题是“公平增长与减少贫困:政策创新”,由Zach Tumin主持。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Ester Fuchs分享了“社区参与政策决策”的治理模型。为了获得最新动态数据,Fuchs教授与医学院专家合作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将150个社区问卷调查的结果汇总于数据模型中,同时不断调整问题设置及模型结构,用于追踪社区在疫情中所受影响以及所需服务,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Alex Hertel-Fernandez介绍了居民获得公共福利和服务的简化途径。他指出,当前,不少美国民众尚未参与公共项目。为此,他提出,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解决政府文书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行政负担”,来使公众更多参与决策和获得公共服务。

  Robert Walsh梳理了纽约市商业改善区(BID)的形成原因及发展历程,分享了BID在卫生治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做法和绩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铮教授以“数字赋能: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为题,分析了中国精准扶贫治理运动中对数字公共治理的应用。他指出,数字赋能深度驱动了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深刻改变了中国政府领导和开展反贫治理工作的模式和方式。

第三场研讨

  论坛第四场的主题是“公共治理:全球竞争的关键指标”,由William Eimicke主持。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Basil Smikle以“政治趋势概述和即将到来的选举”为题,简要介绍了美国两党竞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并对重点摇摆州的最新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民调显示民众近期较为关注的议题做了说明。

  孙哲分析指出,国际关系往往与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他认为,中美关系与两国的发展高度相关,目前,中美都经历着社会转型,如果双方都把创新治理作为重要任务,就能创造新的机遇之窗,从而有助于稳定和改善双边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陈军亚从建构现代国家的角度,围绕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展开阐述。她以中国西南乡村的土司制度与领主权为例,分析新中国的国家政权进入乡村社会内部建立其统治的过程。一方面,国家向地方社会渗透,打破地方性传统权力的阻隔;另一方面,在渗透的过程中,地方实现了自身权力的重新建构。

  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舒杨分析了“中国基层党组织与居委会的协同治理机制”,她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析了基层党组织与居委会两者的关系,指出可以通过构建寓治理于服务机制、权威内化机制、以政治促共治、考核监督机制等机制,促进形成基层党组织与居委会的协同共治。

第四场研讨

  在论坛闭幕阶段,Keren Yarhi-Milo发表感谢致辞。她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各位与会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她指出,中美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表现以及科技技术与创新等巨大挑战,两国学者在其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学术理论更多地与现实经验相结合:第一,尽力弥合学者和实践者之间的差距;第二,从地方到全球的角度理解治理问题,立足本土,走向世界,这需要各国学者达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第三,学会对话和倾听,促进相互理解,形成共识。她对在本次会议中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真挚感谢。

Keren Yarhi-Milo闭幕致辞

  王浦劬发表了总结致辞。他指出,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国家治理论坛具有新的特点和收获:一是研讨议题更加广泛,从微观到宏观,从国内到国际层面,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待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是研究内容更加深入,治理之前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管理或技术,本次会议将其看成是一个过程、体制和机制,讨论了治理背后的多种要素,使得讨论更加立体化、纵深化;三是研究方法和选题的共同性,即实证性的研究、典型的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更多成为与会学者采用的主要方法,同时,各位学者选择的治理与发展问题也具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中美学者着力介绍和分析的主要是本国的治理与发展情况,由此也显示了各自国情、政体、治理体制和机制的差异性,实际上,正因为这些差异,才使得两国学者之间有必要进一步深度交流和沟通,以实现文明的互鉴。王浦劬指出,现代公共治理中的韧性治理,既是国家治理论坛长期持续发展的精神写照,也是以学术韧性展开研究和交流,深化学术发展的很好借鉴。

  此后,举行了聘任仪式,王浦劬代表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宣读聘书,聘任Keren Yarhi-Milo、William Eimicke、孙哲为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三位受聘者对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的聘任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为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学术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

  论坛研讨后,主办方为与会中国学者安排了实地考察活动,通过考察纽约市熨斗区和联合广场区的治理现状,了解了城市更新的BID模式。BID致力于改善社区的公共空间,增加人口流量,吸引新的企业和零售商,以创造更加充满活力和宜居的社区,对现代社区治理具有特定的借鉴意义。

  这次论坛形成了丰硕成果,取得圆满成功。与会学者共同期待明年在我校再度相会。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