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继荣院长在2023年开学典礼上致辞:变革时代等待你们用学智去归置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北京的秋天,不仅气候宜人,景色优美,还因果实飘香而让人向往。此时各家大学操办典礼,清点招新成绩,准备为人才新秀制定各自不同的修剪打理方案,这更为金秋时节添加了人文色彩。
上午学校在烟雨蒙蒙中举办了开学典礼,实现了15000多名新生的身份转换。下午,我们在学院为2023级新生举办迎新大会,这是一种身份的再认证,也是一份学生-家庭-学院-学校四方共同签署的关于权利-义务-责任的约定。今天,共有444位新同学加入学院,我们为73位本科生、82位学术型硕士(其中28位MPP项目)、26位博士生、263位MPA/IMPA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40位新疆班的同学、20位香港班的同学、1位IMPA项目的留学生)进行集体认证。我们这444位同学,来自22个国家,其中国外留学生35位,港澳台学生29位。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地道的国际大家庭,应该命名“G22”,如果我们组合在一起讨论地区治理或全球治理问题,那也可以算是召开一次多国会议了。
现在,我谨代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向2023级新同学通过认证而加入学院这个国际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为各位同学开启人生新阶段、跨上成长新台阶表示衷心祝贺!
入学北大,意味着什么?各位同学,让我们一起来讨论。经过学校和学院的认证,各位将获得北大人、北大政管人的身份。在我看来,那就等于在你头顶设置了一道光环,这道光环将一直激励你成为与这个身份相称的人:这个人不仅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公民,还要是社会贡献的楷模;这个人不仅要实现个人自强家庭自立,还要天下为公报国为怀;这个人不仅要在专业标准上个人表现突出,还要准备成为引领部门团队、行业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这个人不仅要有仰望星空规划未来的梦想,还要有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本领……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北大、北大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人才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要开始这个训练。我们也希望你们的家庭和父母,不只是因为你上北大而自豪,还要监督鞭策你不能懈怠,并且深刻体认这样的道理:在大学所遭遇的所有不顺,不过是意志的磨练;在大学所经历的所有挑战,不过是能力的考验。我曾多次强调,挫折、失望和失败,那是生活的常态;经受心理-生理-智力的综合磨练,方便你日后应对各种考验。所以,老师们设置的所有难题,学院组织的所有活动,你所面对的所有竞争,不过是为你成长而设计的培训课程。
我们知道,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情,有两种动力:一是功利导向,二是兴趣驱动。它们分别演化形成了今天“绩效考核”与“文化建设”两种组织管理模式。我们不担心各位的理性计算能力,更期待你们为了兴趣和理想而付出;我们也不预测各位将来会取得多大成绩,更乐见你们为日后的不断进步找到持久的动力。
各位同学,利用今天开学典礼的机会,我要向大家简要介绍学院,算我完成“新生第一课”的作业。
首先需要说明,北大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五四运动,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的每一次主题变化,都与我校高度关联。这个历史背景,既让我们感到荣光,也让我们背负期望,传承和创新北大精神。
你所就读的学院,是一个基础学科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性学院。它成立于2001年,是全国第一家以“政府管理”命名的学院。如果说1912年我校政治科是现代中国政治学的发轫,那么,2001年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成立,完全是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成果。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是一个年轻学院,但它的学科历史与我校差不多一样久远(125周年)。百余年来,李大钊、张慰慈、钱端升、张奚若、许德珩、萧公权、王铁崖、赵宝煦等思想家和著名学者都曾在这里执教授课,他们最早在中国系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这里又涌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老一辈的包括陈哲夫、岳麟章、肖超然、李景鹏等先生;年轻一代以王浦劬、俞可平、周志忍、徐湘林、金安平、李国平等知名教授为代表;近些年,毕业于国际名校的学者加入,成为新生代学者。我们期待更加年轻的你们成长接续,能够将学院的精神发扬光大。
北大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是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双一流建设”的主责单位,同时承担区域经济二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在多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均排名前列。目前,学院的梦想就是,力争早日将这两个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学院秉持“天下为公,报国为怀”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引领学术思想,培育卓越人才,服务国家社会,促进世界文明”为使命,努力实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研究和实践人才的任务。
我们具有完备的学历教育体系,专业横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学历纵贯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学院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本科方向,都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在本科生二年级中设立“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2022年新设“数字治理方向”本科生方向,联合信管、信科学院共同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这属于全国高校首创。
学院设有9个硕士和博士专业: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中国政治、国家安全战略与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应急管理、城市与区域管理;还有一个区域经济学。
学院还设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项目,除了传统的集中班、周末班之外,还有新疆班、香港班(2022年受香港特区政府委托,面向香港高级公务员),今年又开始招收政府运行保障专业硕士学生。我们MPA同学主要来自政府部门,他们代表了政府的形象。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院设有国际公共管理硕士(IMPA)、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硕士(MPP)等国际项目,每年招收30至40名学生。自2008年首期MPP学员入学以来,学院已承办项目共十五期,招收来自亚非拉70多个国家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学员总计348人。
此外,学院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在全国党政干部教育培训领域具有一流的品牌影响力。学院还受国家商务部委托,承办面向亚非拉国家的援外培训项目,累计已培训来自120多个国家的4400余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大力支持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到祖国各地、看基层治理、观社会民生。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16个思政实践基地,每年有超过100名学生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中。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我们打造了系列学术平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推动学术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包括每年一度的国家治理论坛、北大公共治理论坛、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中国青年政治学论坛,每月一期的政管论坛等系列论坛,还有青年学者论文工作坊和“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等系列讲座。此外,还创办了《北大政治学评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北大公共治理研究》《城市管理研究》等集刊。今年,《北大政治学评论》被列入了C刊名录。
学院组建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2021年被认定为“我校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教材研究建设基地”。2023年4月,我们学院牵头的“政治学教材建设研究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教材基地。
多年来,学院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国际知名大学均有实质意义的合作,建立30余个交换生或长期交流项目。学院依托高规格品牌论坛,邀请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来学院讲学。
各位同学,“学术与政治”,是马克斯·韦伯演讲录的标题,这个话题也可以用来概括我们学院的特点。我们学院培养两种人才,一是学术人才,二是政治人才。以学术为志业和以政治为志业会有不同,我的体会是,学术提倡创新,标新立异;政治追求包容,求同存异。各位同学,不管你的发展走哪条线,实事求是,客观理性为第一条。
世界本无序,等待我们去构建。如果说公共管理作为应用学科,旨在对现实世界实现有序管理,那么,政治学作为构建性学科,更需要用知识和智慧为世界秩序的构建提供标准和原则。今天,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我们设定了新背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政治、发展管理,成为我们的创新议题。所有这一切,需要各位用知识和智慧而不是用霸权和武力、或者“三拍决策”去归置。
各位同学,学院努力为大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建设户外花园、室内咖啡厅、地下舞蹈房、乒乓运动室,还在一楼大厅架设99级同学捐赠的钢琴。我们是“有琴人家”,等待你们来参与,让学院大楼琴声悠扬。衷心祝愿大家快乐成长!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