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登高致远,敢为人先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建院十周年系列活动
--记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授宁骚
 

    宁骚,男,1943年5月8日生,河南省西平县人。1964-1969年在我校国际政治系读本科,1969-1990年在该系任教。1990年2月以来执教于我校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以及由该系组建的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任教授。1992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第四批博士生导师,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并开始享有政府特殊津贴。1990-1997年先后担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副系主任、常务副系主任、系主任,1995-2008年长期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先后任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民族政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国家教委全国非洲问题研究五人领导小组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公共政策学和非洲研究。已出版的学术著作12部、论文160多篇,其中《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我校出版社1995年版)获我校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非洲黑人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非洲通史•古代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获国家图书一等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被列入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教科书。曾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中印发展经验比较研究”,现主持中央组织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比较政治制度”,为该项目第一首席专家。他指导的研究生已有66人获硕士学位,43人获博士学位,有5篇论文获我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毕力起广厦,要补天南北

    宁骚老师1964年考入我校国际政治系,在他入学头一年,周总理提交给毛主席一个报告,提出要把北大政治学系改名为国际政治系,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毛主席批示“同意”,于是国际政治系就成立了,宁骚老师是第一批学生。那时候中国基本上没有研究生教育,然而北大为了使本科毕业生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将本科学制延长为5年。1969年毕业后,宁骚老师便直接在国政系当老师了。他主要教授民族解放运动,周总理的报告上也曾提出北大国际政治系的研究重点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那时正值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独立和建立新国家的时期,因此研究民族解放运动尤为必要和迫切。

    到1988年,宁骚老师得到一个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研究的机会。两年后宁骚老师回来,发现一切都变化了――国际政治系所设的政治学专业在1988年初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而宁骚老师一回国就被分到新的系担任副系主任,继续从事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外的时候,宁骚老师注意到新独立国家的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和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已成为比较政治学研究的热点;另外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关系复杂的国家,民族政治学相当发达。于是,宁骚老师特别下功夫搜集这些方面的学术资料,并且着手进行系统的研究工作。宁骚老师返校任职时,他就以民族关系和民族国家的构建作为比较政治学授课的切入点,逐步形成体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政治学仍处于恢复重建的阶段,比较政治学对我国多数政治学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宁骚老师由于具有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长达20多年的丰厚的研究底蕴,因此他对“行为主义革命”以来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发达国家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地把握其精髓,并以刚刚建立的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为平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学科体系,系统地、有层次地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行比较政治学教育,承担国家重点比较研究项目,从而使北大的比较政治学大大地领先于全国其他高校。宁骚老师成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批准的全国最早的两个比较政治学博士生导师之一。正是宁老师的研究和教学,使北大至今仍然在比较政治学这一学科领域保持着优势地位。

筚路创新业,捐誓献学术

    追寻宁骚老师学术研究的足迹,可以看出勇于创新、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是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在涉足的四个主要研究的领域里,他都是勇敢的拓荒者,他做出的学术贡献都具有奠基的作用。

非洲研究

    宁骚老师从事非洲研究时间很长,集中研究的时间从1969年到1993年长达25年。这是比较政治研究的基础。在比较政治学的研究中,国别研究是很重要的。所谓政治学概论,其经验性理论主要来自比较政治学。然而我国许多研究政治学的学者存在着一个偏差――大家都去做理论研究,却没有国别研究的基础和经历,这样就不能真正把握经验政治理论的实证性特征。

    在改革开放以前,比较政治研究很难获取资料,作品也很难发表。真正正常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宁骚老师关于非洲的研究成果大约有80多万字,一共有四本学术著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非洲通史•古代卷》和《非洲黑人文化》。《非洲通史•古代卷》编著过程极为艰辛,在我国具有学术拓荒的性质。由于现实政治的研究在当时是不许发表的,所以只能从历史做起。作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这是一个集体的工程,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完成后获得的评价很高,在国内可谓“前无古人”。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读这本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文化反思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宁骚老师的《非洲黑人文化》一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一项空白,被评为“国内第一部客观、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和论述非洲黑人传统文化的专著”,“一项向我国读者介绍黑人文化的创造性成果”。

    1993年以后,宁骚老师的研究重心转移,集中精力研究比较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但是,他仍时刻在关注着我国的非洲研究。他自90年代初起一直担任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竭尽所能推动我国的非洲研究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最近几年,非洲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方面越来越重要,研究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这以前的很长时间里,我国的非洲研究困难重重。为了引起中央对非洲研究的重视,宁骚老师组织全国各个非洲研究机构的17名教授、研究院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江泽民写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非洲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的信。1998年1月江泽民同志对这封信作了重要批示,对我国政府开展对非工作以及我国的非洲教学、科研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

民族政治学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冷战结束、苏东剧变和一系列发展中国家民主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激烈的民族冲突。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展开,我国的国内民族关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世界各国国内民族冲突的根源何在?我国国内民族关系怎样调整才能够更加团结与和谐?这些问题当时成为学术热点。宁骚老师在民族解放运动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了学术转型,通过引进和改造国外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我国开辟了民族政治学这一研究领域,出版了《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这部50万字的学术专著。其核心论点是:就政治发展的次序来说,民族国家构建须先于民主制度的完善;国内民族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从根本上来说,不能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解释,而应当从民族国家构建和族群发展之间的矛盾过程去解释。这本著作很快就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我国政府的重视。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的领导同志数次与宁老师座谈,探讨我国民族理论的转型和民族政策的调整问题;香港大学(当时香港还未回归)邀请宁老师做专场学术报告;日本著名政治学家毛里和子教授在她的学术专著《中国边疆民族问题与政府对策》中,引证该书十多次,并邀请宁老师去日本进行专题演讲。宁老师的研究现在仍对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产生影响。2007年《中国民族报》派记者与宁老师就该书的核心论点进行对话,并在该报这年5月25日第一版用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对话。

公共政策学

    学习和研究政治学与现实社会有什么联系?与我们同学毕业后求职和从事的工作有什么联系?在访谈中我向宁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宁骚老师说。从事政治学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在政治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并试图解决这类问题。他说,政治学首先关注的是国家的国体和政体问题,就此所做的研究和学习,只与离开学校后直接从事党政工作的人的日常工作存在经常性联系。接着,政治学所关注的是怎样管理政府和政府怎样管理的问题,就此所做的研究和学习,不仅与直接从事党政工作的人存在日常性联系,而且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也有着很多联系;再下来政治学所关注的是政府制定什么政策以及怎么制定和执行政策,就此所做的研究和学习,就与各行各业在各种岗位上工作的人都有着日常性的联系了。宁老师说,在历史上,政治学是一步一步地解决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社会需要的对接问题的。发展到今天,解决第三类问题的公共政策学,已成为许多社会领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种知识体系,它的应用性领域公共政策分析,已成为公务员以外的一种社会职业。

    讲到公共政策学,宁骚老师很有兴致地向我介绍了他是如何涉入这一领域的。宁老师说,在他担任系主任的时候,时任北大副校长罗豪才教授安排他到日本进行专题考察,他因此得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公共政策学在发达国家发展的状况以及与社会需求如何实现对接。回国后,他成立了我校公共政策研究所并着手编写《公共政策学》教科书。他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主编的《公共政策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迅速地被全国高校普遍地采用为本科、研究生和MPA教学的教科书,第一版在七年里印了19次,发行10万册;第二版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最近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精品教材。

宁骚老师对于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宁骚老师特别强调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宁老师认为我国的公共政策学在强调实现国际对接的同时,一定要强调本土资源的开掘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他指出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留存给我们的政策学遗产是极其丰富的。他认为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可资利用的本土资源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3)中华传统政策思想。他强调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地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

2、他提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上下来去”模型。《公共政策学》对这个模型做出了全面阐释。该模型既有哲学基础,有社会操作过程,还有亚模型和操作案例,很有说服力。这是我国学者根据本土资源构建的首个有解释力的政策模型。

    宁骚老师十分重视公共政策学知识体系的社会应用。他主持的我校公共政策研究所,做了中央部委委托的多项重大政策研究项目。例如,当大学毕业生就业刚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的时候,团中央委托研究所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报告上报后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被收入国家人保部的年度就业报告中。又如,研究所最近两年接受中央领导部门和全国政协的委托,以组织专题油画展的形式纪念中共建党九十周年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国内外和海峡两岸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对油画展进行了突出的报道。关于研究所对政府决策所起的作用,宁骚老师指出:“政府工作结构和程序越来越复杂,政府决策需要多方提供支持,既需要官方、半官方智库的支持,也需要民间机构的支持。这样才能使看法更加全面,决策也就更加科学。在中国,怎样把民间智库发展起来,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受到中央的重视,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我校公共政策研究所是一个既无编制也无官方财政拨款的研究所,他已经在为政府决策方面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研究所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库的问题。”

比较政治学

    宁骚老师认为,他在非洲研究、民族政治学、公共政策学等领域所做的研究,都可以视为比较政治学的组成部分。此外,他还在比较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发展、比较政治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以及比较政治学名著的译介等方面,倾注了许多精力。上个世纪90年代,宁骚老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组织校内外20多名专家对几十个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进行了为期数年的实证研究,完成和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2005-2008年亚洲开发银行响应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印度总理辛格的提议,立项并通过中印两国财政部组织实施了重大研究课题《中印发展经验比较研究》。宁骚老师作为中方团队的首席专家,与印度团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大型跨国研究,取得了完满成功。宁骚老师非常高兴地说:“这一次比较研究真是别开生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从2009年年初起,宁骚老师成为中共中央直接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项目《比较政治制度》的第一首席专家,该项研究的提纲已由中央宣传部组织数十名专家进行了两次审议,现已进入形成文稿的关键阶段。承担这一课题令宁骚老师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自我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恢复的初期阶段起,宁骚老师就是比较政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为推动我国比较政治学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宁骚老师已主持翻译、编辑了四套丛书并分别在华夏、北大、中国人事和河南人民等出版社出版。这些翻译和研究丛书为我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老骥千里志,殷殷学子情

    宁骚老师走进我校已有将近半个世纪,在这里执教已有43年。他198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正教授,1992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为第四批博士生导师,同年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开始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直到2008年,他一直担任北大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几十年执教生涯中,宁老师心里总是装着科研,装着教学,装着学生。他先后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十多门课程,如比较政治学、民族政治学、政治传播学、国际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研读等等。他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直到他退休的那个学期。北大几任校长都曾到他的课堂上听过课,并曾向全校进行过表扬。他曾被同学们评为“北大十佳教师”。宁老师亲自指导的研究生,已有43人获得博士学位、66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有6名台湾学生、7名韩国学生。攻读学位期间,宁老师对他们要求很严,对他们的学位论文精心指导、反复推敲。这些论文中已有5篇获我校优秀博士论文。严师出高徒。这些学生毕业后已有15人走上厅局级领导岗位,10人晋升为正教授,其中数人担任着一些著名大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或副院长。对宁老师来说,真可谓“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他常对同学们讲,在北大学习,就使你获得了人生的支点。知道利用这个支点来实现人生价值的人,将来就会大有作为。宁老师认为,作为教师,无论有多忙,自己的事情有多紧,都要做好教学工作。他说:“教师把书教好是自己的本分。搞好教学,讲授精彩不是关键,关键是教会学生读书。课堂再精彩,内容也是十分有限的。只有教会学生读书,才是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就掌握了获取知识的主动权。对于老师来说,应当以学生为上帝,这是最本质的东西。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教学第一线,但我仍热切期望为人师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千万不要舍本逐末、误人子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骚老师虽年近七十,却仍然像年青人一样,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地活跃在中国学术界。他献身于政治学研究以及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希望,令我们不禁动容。正是有了像宁老师这样一批又一批老师的辛勤劳作,北大才永远洋溢着青春活力!

    筚路褴褛探索前进之路,
    敢为人先寻觅正确方向,
    登高致远构建学术殿堂。
    宁骚老师,一位学者,半生传奇。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