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论基础上的民主法治: 兼论中国政治哲学的政道与治道及其当代意义
主 讲 人: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世界著名哲学家)
主 持 人:俞可平(我校讲席教授、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长)
评 议 人: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时 间:2017年5月22日(周一)15:00-16:30
地 点: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廖凯原楼)207会议室
演讲语言:中文/英文
报名链接:德性论基础上的民主法治: 兼论中国政治哲学的政道与治道及其当代意义
主讲人简介:
成中英先生,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哲学教授。曾多年担任耶鲁大学、柏林大学及牛津大学等校哲学讲座教授,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刊主编,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创会会长,40年来致力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英文哲学学术著作30余种,含《儒家哲学论》、《易学本体论》、《本体与诠释》、《归纳逻辑论》、《管理哲学C理论》等,学术论文300余篇。近期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中英文集》十卷本。2016年荣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联合主办
讲座摘要:
道德显然与政治有外在与内在的两种关系,两种关系的不同决定了政治体系的不同。西方偏向外在关系,而中国偏向内在关系。从内在关系来说,德性与德行可以导向德性的政治体制如仁政与王道。但面对当代西方外在关系体制的民主法治,我们则不能不把德性作为发展自由平等与民主法治的基础,甚至保障。可以首先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看成建立群体组织及其功能秩序的综合德性,综合了伦理中的五德或六德,形成四种认知态度与行为能力,把德性伦理中的人我中的人扩大为包含个人的群体或公众,形成概念与规则,然后再制度化为制度而力行之。此一政治理型既说明了古典中国政治组织与君民关系的起源,也符合古典儒家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的理想与目标,尤其在当前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进程中,此一理型更具有促进人类社会的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整体多元世界观。据此我们可以反对牟宗三中国有治道而无政道之说,也不必接受基于汉代经学构筑的“政治儒学”。而在整合两代新儒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新儒学”的政治哲学。在此框架下,我们也可以指出何以西方政治学学者如弗朗西斯?福山等必须认知到民主可以败坏,而任何政治或政治经济体系必须不断深入改革,不可能终结人类与时俱进创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