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科学防疫 合理规划】政享雅乐:古典音乐奇遇记 · 入门篇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beat365.com

这些天的朋友圈,颇有回到了十年前的QQ空间之感。

新年伊始的发生的种种,给我们带来许多复杂的情绪:焦虑,担忧,困惑,遗憾,烦闷……

巨大的不确定性考验着我们,这时,就更需要音乐的力量来平静我们的内心

本文包含5000+文字和16首单曲,可陪伴你度过宝贵而有意义的90分钟时光。

在本期推送中,小编精选了西方三个重要时期的古典音乐经典曲目,带领大家初探古典音乐的世界~

一、        小引

西方音乐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西方音乐史划分为七个时期:古希腊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和20世纪至今的音乐。

平日里我们常说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从广义来说,其实是极为宽泛的一个概念,从中世纪至今的各阶段都囊括在内;狭义来说,则特指古典主义时期。

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大音乐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等,则多属于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这三大时期。那么,就让我们从这三个时期出发,打开古典音乐的大门吧!

二、        巴洛克时期音乐: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身音乐世家,将器乐演奏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巴赫的音乐在生前身后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发掘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他卷帙浩繁的音乐宝藏才重见天日……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BWV1007-1012

巴赫的六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

乔布斯曾邀请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去他的婚礼上演奏,但是马友当时去了外地演出。几年之后,马友来到乔布斯的家,坐在客厅里,拿出了他的1733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演奏了巴赫的曲目。他告诉乔布斯夫妇:这是我本来希望在你们的婚礼上演奏的曲子。乔布斯泪流满面。当乔布斯被确诊癌症后,他请求马友答应在他的葬礼上演奏。后来,在斯坦福大学教堂举行的乔布斯追悼会上,马友演奏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本文选取的,是巴赫六曲《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第一曲(BWV1007)的第一乐章,也是旋律最为大家熟知的一个乐章。演奏者是杰出的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Mary du Pré1945-1987)。杜普蕾的才华横溢和盛年早逝,在曲中平添了更深沉的感动……

 

G弦上的咏叹调(BWV1068: 2

G弦上的咏叹调》,是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BWV1068)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巴赫的原曲创作于17271736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而得名。

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在许多电视节目、纪录片、电影、番剧的背景音乐中,我们都能听到《G弦上的咏叹调》各种版本的旋律。本文选取的则是美国小提琴家Anne Akiko Meyers和英国室内交响乐团(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演奏的版本。

 

三、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莫扎特、贝多芬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在35年的短暂人生中,天赋异的他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伟大音乐作品。他是脱离教堂、宫廷,走入自由音乐家行列的先行者,使西方音乐的格局和面貌焕然一新。

 

 

 

 

 

 

 

土耳其进行曲(Piano Sonata No. 11 in A Major, K. 331: 3)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 331)的第三乐章。整部奏鸣曲都被莫扎特冠以“Alla Turca”(土耳其风)之名,而第三乐章以其轻盈活泼与壮丽辉煌相结合的曲风脱颖而出,成为举世闻名、脍炙人口的音乐小品。

本文选取的是著名钢琴家安得拉斯·席夫(Andras Schiff)演奏的版本。小编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平稳典雅的版本。古尔德(Glenn Gould)和郎朗的版本在画风上则堪称两极,对比而言极富戏剧效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晚年的杰作,也是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

本文选取的是英国皇家爱乐乐团(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演奏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电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中正是使用了这一乐章的旋律作为插曲,使得莫扎特的这部作品更加广为人知。在这一乐章中,莫扎特不仅将单簧管本来所具有的高音区域的特点信手拈来,演奏得优美动人,而且将低音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高低交替转折之间,音乐的情感不断推进……

 

 

 

 

路德维希··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会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命运交响曲

通常被人们称作命运的《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作品里最集中精练的佳作,交响曲套曲作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达到了逻辑上的完美与统一。

晚年陪伴贝多芬的秘书兼朋友申德勒(Schindlcr, A.1795-1864, 在大师逝世后曾透露贝多芬对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的动机含意的解释是: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第二乐章的两个主题本身形成对比,但宁静、沉思的第一主题和具有英雄性的第二主题,在音调素材与气质上和“命运”的动机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第四乐章同样与这个“命运”动机相连,第三乐章的再现部分是它的最独特之处,定音鼓50小节固执的敲击,逐渐积蓄着内在的张力,最后像喷薄欲出的红日一般冲向光辉的末章, 英气豪迈的C大调第四乐章是整部交响曲最完美的结束。

本文选择的版本,是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这是历史上唯一张登上企鹅三星带花、日本唱片艺术名曲三百、《留声机》百大、DG 100Classic CD百大五份权威榜单的唱片,是贝五最为经典的版本之一。

 

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14, Op.27月光奏鸣曲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第三乐章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两个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

本文选取的是著名钢琴演奏家阿图尔·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1982)的版本。轻重缓急的和谐在这一版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肖邦、舒曼、柴可夫斯基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在吸取古典音乐养分的同时,肖邦赋予了夜曲、练习曲、前奏曲、圆舞曲、叙事曲和谐谑曲等体裁以新的意义,大大拓宽了它们的表现力。

 

 

夜曲(Nocturnes)

夜曲与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肖邦的夜曲悠长、典雅、伴随着大量装饰音的抒情旋律,富于明暗色彩变化的和声语言,精心雕琢的精细织体,以及由这一切所营造出来的那种情景之间高度交融的音乐境界。肖邦的夜曲所表现的情感氛围非常丰富,有的清澈、明净,没有明显的波澜(作品9第2首,作品15第2首,作品27第2首);有的在乐曲内部形成不同的情绪对比,中部时时泛起的不安和波动深化了乐曲内涵(作品15第1首,作品21第1首);有的则打破了夜曲体裁的一般格局,将乐曲的再现部分发展为一种严峻、激越、充满戏剧性力量的内心独白(作品48第1首),使夜曲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涵都进人了一种更加新颖、深刻的境界。

本文选取的是肖邦夜曲系列的前两首,即作品9的第1、2首(Op. 9, No.1, No. 2),也是肖邦夜曲中比较广为人知的旋律。这里采用巴西著名钢琴演奏家纳尔逊·弗赖里(Nelson Freire)演奏的版本。

c小调钢琴练习曲(Op. 10, No. 12,“革命”)

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当他途经斯图加特的时候,突然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个人走回旅馆,悲痛、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里踱来去。硝烟弥漫的祖国,火光冲天的华沙,倒到血泊中的起义者……这些景象萦绕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宁。

他把这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地下降,发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

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尾声出现了蕴含悲痛的曲调,寄托了沉深的忧郁和哀思。本文选取的是意大利著名钢琴演奏家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演奏的版本。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

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舒曼喜欢标题音乐,并经常描写一些梦幻的世界。他的钢琴作品形式短小,但在旋律、和声上、节奏上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到之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被人们称为“音乐诗人”。

 

 

 

梦幻曲(Kinderszenen, Op. 15: 7. Träumerei

舒曼的钢琴曲《梦幻曲》,是世界著名钢琴作品中篇幅最小的钢琴曲之一。它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Kinderszenen)中的第七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虽然按内容来说,《童年情景》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1839年3月17日,罗伯特·舒曼致将来的妻子克拉拉的信中写道:

“你收到《童年情景》了吗?你觉得怎么样?它们有没有唤起你愉快的想象?……”

24日,克拉拉的回信:

“啊!你的《童年情景》有无法描述的美……我昨天想,今天还在想——难道在其中说话的那位诗人真的将会是我的吗,这种幸福是否会太完美?……这些情景将你的整个内心生活都展现给人们……‘梦幻曲’——弹这首曲子时我仿佛看到你坐在钢琴前面——一个美好的梦……”

《梦幻曲》全曲仅有一个主题,不计反复,总共才4个乐句。然而,舒曼以他天才的乐思和高超的作曲技巧,将这首小曲写得非常动听、极具色彩又耐人寻味,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梦幻曲》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竖琴、长笛、吉他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无伴奏合唱曲等,广为流传。这首曲子主题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本文选取的是纳尔逊·弗赖里(Nelson Freire)演奏的版本。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父亲是工程师兼冶金工厂厂长。由于环境和家庭的影响,他自幼受到民间音乐熏陶并熟悉俄国和欧洲著名作曲家的音乐。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创作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

 

 

六月船歌(The Seasons, Op. 37b, TH. 135: 6. June: Barcarolle)

1875年,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主编贝纳德遇到了一个挑战。他需要从俄罗斯诗人的诗中,选出十二首内容与每个月的节令相关并富于俄罗斯特色的诗歌,准备在1876年新创刊的音乐副刊上,每期刊登一首。于此同时,还要刊登一首与诗歌内容相吻合的钢琴曲。

于是他向正值创作盛年的柴可夫斯基约稿,并将挑选好准备选登的诗歌寄给柴可夫斯基,请他每月按节令写首钢琴曲,与诗同时发表。

这就是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由来,也因此《四季》一共由十二首带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

《四季》每一首乐曲都是一幅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画,旋律生动地反映出俄罗斯人的生活侧面及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音调,深刻地刻画了俄罗斯民众的生活与思想感情。其中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雪橇》最为流行,第三首《云雀之歌》及第十二首《圣诞节》也常单独演奏。

柴科夫斯基按照俄罗斯民族风格,重新处理了船歌体裁,这首船歌没有采用传统的6/8拍子,而是用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平稳的4/4拍子的节奏,来表现俄罗斯自己的平底船均匀划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意境。悠长而甜美的旋律就像一首俄罗斯民歌那样带着淡淡忧郁的表情,刻划出生活在辽阔国土上的俄罗斯人民的宽厚、深沉而诚挚的性格。

本文选取的,是英籍苏联钢琴演奏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演奏的版本。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学生会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 西方音乐通史[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 Wikipedia. Classical music[EB/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assical_music.

3. 肖复兴. 音乐欣赏十五讲[M]. 我校出版社, 2003.

4. 杨九华. 音乐考研复习精要:西方音乐史卷[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5. 豆瓣音乐. Bach: Suites for Solo Cello[EB/OL]. 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1428566/.

6. 沃尔特·艾萨克森. 史蒂夫·乔布斯传[M]. 中信出版社, 2011.

7. 豆瓣音乐.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EB/OL]. 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166211/.

8. 音乐日记. 肖邦《革命练习曲》,波兰不会亡![EB/OL]. http://www.sohu.com/a/233569760_100116480.

9. 黑山. 音乐背景赏析- 舒曼 梦幻曲[EB/OL]. https://www.douban.com/note/265109304/.

10. 舒曼. 童年情景:Op. 15[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

11. 爱琴家. 柴可夫斯基《四季》简谈[EB/OL]. http://www.sohu.com/a/297488267_100294357.

12. 豆瓣音乐. 柴可夫斯基四季[EB/OL]. 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062996/.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