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庞亮助理教授为本科生导读《安提戈涅》
4月19日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读书会在廖凯原楼126教室顺利举办。本期读书会邀请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庞亮为同学们导读古希腊经典悲剧《安提戈涅》。
庞老师在巴黎大学获得政治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现代主权等。
《安提戈涅》创作于公元前442年,作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至公元前406年)。该剧在剧情上承继了《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克洛诺斯》,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剧中人物性格饱满,剧情发展丝丝相扣,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读书会伊始,庞老师指出作为人类对自身想象和反思的早期悲剧作品代表,本剧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之一,不仅在政治哲学领域影响深远,还具有极高的美学、文学价值。庞老师鼓励同学们先将本书作为“品味”与“鉴赏”对象,以感性欣赏剧作的艺术价值,然后再将其视为“研究”对象,以理性反思作者所要传递的精神内涵,从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庞老师结合《俄狄浦斯王》介绍本剧背景并对两部剧作进行了比较。本剧情节承继自索福克勒斯的另一部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在俄狄浦斯自我流放后,两个儿子受其诅咒自相残杀身亡,城邦新王克瑞翁在是否安葬波吕涅刻斯(即其中一个儿子)的问题上与安提戈涅(俄狄浦斯之女)发生分歧,进而导致一系列矛盾爆发和最终的悲剧收尾。两部剧的共同点在于都关注人类命运、反思人的理性、嘲讽智者学派,而在人物结构、剧情推动方式、真相的设计等方面存在重要差异。
接着,庞老师邀请同学们扮演角色、诵读文本,并结合政治哲学议题阐释剧情。开场,安提戈涅和其妹妹的对话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与基于自我保存需求的霍布斯意义上的抵抗权利不同,安提戈涅的抵抗精神主要源于荣誉、勇气和伦理。第一场,克瑞翁的独白交代了其权力来源,他虽然以血缘亲近获得执政合法性,却制定了违反血缘习俗的“禁葬令”,禁止安葬俄狄浦斯之子,违背法令之人将被判为城邦的敌人,这反映了以城邦就个体与家庭而言的优先性,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与此相呼应。第二场,安提戈涅和克瑞翁的对质将本剧推向高潮,集中展示了前者所援引的神法、自然法与后者建立的城邦法之间的激烈碰撞,表现了人创制新法的艰难,以及在传统政治世界中神法与自然法就市民法而言的更高地位。
最后,庞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比如人们对文本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作者希望传达的、本剧在什么意义上构成悲剧以及统治者的利益和城邦的利益存在何种关系等。他还鼓励同学们结合对霍布斯、卢梭等政治哲学著作的阅读,加深对本书的理解。读书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阅读次数: